首页 > 新闻动态 >

发布时间:2016-06-24 18:04:01.0     

一、激励
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,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段,激发人的动机,使人始终保持兴奋状态,朝着期望的目标积极行动的心理过程。  美国哈佛大学威廉·詹姆士的研究表明,员工在受到充分的激励时,可发挥其能力的80%一90%,而在仅保住饭碗不被开除的低水平激励状态,员工只发挥其能力的20%一30%。

在组织中员工是最宝贵的财富。管理要以人为本,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员工,调动员工的积极性,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,促进员工的工作行为。通过激励,激发出组织成员内在的动力和要求,促使他们积极努力工作,以实现组织的目标。

激励有其基本要求:第一,激励所产生的积极性应与组织目标一致。第二,要充分调动组织内各类人员的积极性。有效地激励必须能够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,不仅有一线工人,而且包括技术人员、管理人员各级层次的员工积极性。第三,激励需使员工的积极性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。

二、激励的理论

(一)传统的激励理论

20世纪初,美国科学管理之父—泰勒在以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活动的基础,上,提出激励的模式。泰勒发现,一个高产出的工人如果他的报酬与低产出的工人  相同,则他的积极性会降低。因此,应该根据工人的生产总量来付酬,为此需要合理的工作定额标准。

(二)需求层次理论

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  创需求层次理论。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人的需求结构的一种理论。基本内容包括:人的需要包括五种,即生理需要、安全需要、社交需要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。几种需要是一种有关联的层次结构,一种需要得到满足,就会产生新的需要,下一级的需要变成为第一需要。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,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属于人类的低级需要,容易满足,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。已满足的需要不会再起激励作用。


上一篇    单位食堂食堂员工工作管理制度(一)

下一篇    食堂加工流程卫生管理